合作成果惊人
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与麻省理工学院携手开展数字货币计划,此计划代号为“汉密尔顿项目”。他们针对美元 CBDC 进行了交易速度实验,实验成果令人惊叹,该系统的吞吐量达到了每秒 170 万次这一创纪录的水平。与之相比,Solana 公链每秒的吞吐量是 5 万次,Algorand 为 1000 次,Etalum 仅为 34 次,而比特币大约是 7 到 10 次,差距非常明显。
CBDC基本概念
CBDC 是与法定货币相挂钩的数字货币,并且是由中央机构进行监管的。它既可以作为储备货币,又具备交换价值,能够为全球超过 20%的人口提供服务。当下,全球的 CBDC 发展态势较为良好,其中有 9 个国家已经启动了相关项目,14 个国家正在进行试点,还有更多的国家也在积极地进行探索。
项目设计目标
这个数字美元项目的目的是解决全球 CBDC 行业早期存在的监管和技术方面的障碍。该项目设置了一种机制,这种机制能够承受服务器出现故障而导致的停机情况。美联储期望设计出核心事务处理器,使其能够满足大型零售支付系统在速度、吞吐量以及容错等方面的高要求。同时,还要创建一个灵活的平台,以便用于协作和数据收集。
美国发展策略
美国采用谨慎的发展模式,借助开源技术来提升合作以及透明度。其目的在于防止出现代价较大的错误,从而在数字货币领域能够稳健地向前发展。尽管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,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选择一步一个脚印,以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地推进。
中心化优势凸显
与去中心化的 Crypto 相比,中央机构的 Crypto 具有不少优势。中央机构的 Crypto 有中央服务器进行保护。在确认交易之前,它需要被验证的独立区块数量较少。这样一来,交易就更加安全且高效。PoW 和 PoS 是当前去中心化 Crypto 常见的验证方式,而中心化 Crypto 则避免了部分去中心化所带来的繁琐。
中美竞争影响
全球 CBDC 主导地位的角逐似乎会在中美之间进行。人民币 CBDC 处在试验阶段,在近六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 83 亿美元的交易,有超过 1.2 亿的登陆用户,占人口的 12%。美国的 CBDC 发展以及 Crypto 的规范化具有重要的全球影响力,两国之间的良性竞争对 CBDC 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你觉得未来中美在 CBDC 领域的竞争将会展现出怎样的新的态势?赶紧在评论区留言来分享你的看法,同时也不要忘记给本文点赞和进行分享!